碳纖維是一種力學性能優(yōu)異的新材料,它的比重不到鋼的1/4,碳纖維樹脂復合材料抗拉強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,是鋼的7~9倍,抗拉彈性模量為23000~43000Mpa也高于鋼。但碳纖維材料也只是沿纖維軸方向表現(xiàn)出很高的強度,其耐沖擊性卻較差,容易損傷,所以在制造成為結構組件時,往往利用其耐拉質輕的優(yōu)勢而避免去做承受側面沖擊的部分一般。碳纖維的密度為1750 kg/立方米,此密度廣泛被使用于大型飛機,例如空中客車的A350與A380,波音787均利用碳纖維復合材料來減輕耗油量。另外大型風力發(fā)電機的葉片,賽車、高端自行車的車身均為碳纖維復合材料需求量增加的重要因素。
目前碳纖維材料在民用量產(chǎn)汽車,尤其是中檔產(chǎn)品應用也十分廣泛,很多廠商也已經(jīng)開始提供碳纖維材料的小組件,如后視鏡殼、內(nèi)飾門板、門把手、排擋桿、賽車座椅、空氣套件等,同時可以原裝位安裝到發(fā)動機艙的風箱、進氣歧管等碳纖維改裝件也是品種繁多。
每一根碳纖維由數(shù)千條更微小的碳纖維所組成,直徑大約5至8微米。在原子層面的碳纖維跟石墨很相近,是由一層層以六角型排列的碳原子所構成。兩者差別在于層與層之間的連結。石墨是晶體結構,它的層間連結松散,而碳纖維不是晶體結構,層間連結是不規(guī)則的。
從紙般柔軟到鋼鐵般強硬的質變過程,通過在模具中按纖維方向交錯疊放碳纖維布,利用環(huán)氧樹脂粘接劑將多層切割好的碳纖維布逐層站在一起,這一過程需要用5到10層甚至更多的碳纖維布,粘合成加厚版碳纖維布。這時它的柔韌性已經(jīng)非常的差,幾乎跟剛性材料差不多。
摸上去手感與塑料差不多,卻有著鋼鐵一般強度和韌性的碳纖維組件,不僅能夠幫助整車有效減重,更由于其昂貴的特性而變成奢華的象征。以法拉利、蘭博基尼、帕加尼等為代表的意大利超級跑車想必大家非常熟悉,為了追求輕量化,由于制造過程幾乎不計成本,所以在車上大規(guī)模應用碳纖維組件甚至整車使用碳纖維材料完全不是難題。
在民用汽車領域,奔馳嘗試應用碳纖維材料作為潰縮區(qū)域,首先在SLR McLaren上得到了應用。呈尖塔狀的碳纖維潰縮柱由無數(shù)根粗壯的碳纖維經(jīng)過編織而成,雖然結構依舊無比堅硬,但是在設計上讓它能夠在正面碰撞時破碎成無數(shù)細小的碎片,來吸收大量的能量,并且碎片不會對人造成傷害,這一點非常類似于汽車鋼化玻璃的破碎原理。